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法務部矯正署臺中女子監獄:回首頁

:::

品格教育

  • 發布日期:
  • 最後更新日期:112-06-26
  • 資料點閱次數:3355

| 毒品處遇 | 教誨教育 | 才藝班 | 讀書會 | 專業處遇 | 生命教育 | 修復式司法 | 品格教育 |

一、計畫背景

監獄行刑法第一條揭櫫:「為達監獄行刑矯治處遇之目的,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,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,特制定本法。」監獄的功能以教育及感化為手段,透過各種處遇,以教育方式導正收容人偏差認知或行為。然而,探諸犯罪之原由,乃是犯罪人品德及人格有所偏差導致認知行為錯誤,出現反社會人格及行為,為導正犯罪人的品德及人格,即成為基本的任務,因此,身為特殊教育的矯正機關應致力於品格教育的推動,重塑收容人良善之品格,以回歸正常之社會生活。

本監為女子監獄,收容中部地區女性犯罪的受刑人。相較於男性收容人,女性收容人在個性、性情、學習力方面,可塑性及認知較容易內化及改善。因此,如果能強化品德教育導正錯誤觀念,勢必能引領是類收容人走向正軌,回歸社會重新作人。本監採行人文藝術處遇方式,開設新娘秘書班、拉丁打繫樂團、有氧舞蹈班、書法班、合唱班及識字班,另外,實施各種生命教育課程,讓收容人體驗生命之真善美,思辦是非善惡與提昇反省自我能力。

二、計畫目標
(一)營造良好的品格學習環境,建立品格教育之十二個核心價值,型塑矯正機關新形象。
(二)促進收容人對於品格之四個層次及十二個核心價值,具備思辨、選擇與反省能力,進而認同、欣賞與實踐品格之認知,使收容人脫胎換骨、重做新民。
(三)提昇教誨師實施品格教育的能力,營造管教小組對於品格教育之重視,發揮管教小組管教之功能。
(四)結合社會資源,強化監獄品格教育功能,提升收容人品格素養。
(五)培養收容人自省、思辨及實踐品格認知的能力。

三、實施綱要

(一)楷模學習:

  1. 管教人員以身作則,以自我開放經驗或他人成功的經驗,作為收容人楷模學習的對象。
  2. 管教人員介紹古典書籍、歷史事件,引導收容人學習與效法,發揮潛移默化之效果。
  3. 管教人員落實行動管教原則,樂於參與各項處遇活動,適時從生活中發揮身教、言教與環境教育之功效。

(二)啟發思辨:

  1. 鼓勵管教人員參加各項品德教育研習或相關研討會。
  2. 監獄應定期辦理相關品德教育之相關活動,如生命教育繪本比賽、演講比賽、故事寫作比賽……等,以鼓勵收容人自我反省潛移默化自我道德之提昇。

(三)勸勉激勵:

  1. 鼓勵教誨師將品德教育融入各項處遇及生命教育課程,使受刑人透過實踐、體驗與省思,建構內化的意義,引導受刑人思辨、澄清、接納,進而願意實踐。
  2. 鼓勵管教人員妥善規劃運用團體教誨時間,並以生活周遭或時事案例進行機會教育,辦理讀書會引導收容人討論四個層次及十二個核心價值,並視需要採取實際模擬演練方式進行,提供機會鼓勵收容人從「做中學」,並從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中實踐良好品格行為。
  3. 利用生活檢討會時間,宣導品格教育,並鼓勵、督導、實踐各品格核心價值之行為準則。

(四)倫理環境:

  1. 結合社會資源辦理各項品格教育活動或處遇,共同營造具品 格氣氛之文化監獄,發揮倫理環境教育之功能。
  2. 聘請社會品德高尚之人士蒞監演講或透過教誨師辦理文康活動,
  3. 營造優良文化監獄之環境。

(五)體驗反思:定期檢視品格教育實施成效並修正後再執行。

(六)正向期許:鼓勵收容人為自己設定合理、優質的人生目標,自我激勵,逐步具體實踐,並表揚優良表現之收容人,予以獎勵。

四、實施方式

策略要點實施方式

強化管教人員品格教育,建構學習型組織-正人正己,從我做起。

  • 管教人員秉持「專業熱忱、公義關懷、追求卓越、創新價值」之工作核心價值,提升矯正專業效能,展現人權公義新象,塑造矯正新文化。
  • 管教人員應恪遵「法務部矯正署所屬矯正人員專業倫理守則」,砥礪品德,以身作則,為收容人表率。
  • 品格教育推動小組規劃辦理管教人員或教誨(社會)志工品格教育的終身學習課程,增進品德教學知能與素養。
  • 利用每日勤前教育及常年教育,指導管教人員執勤技巧,進而發揮潛移默化的身教功能,引導收容人實踐核心價值。
  • 廣泛蒐集或選購品格教育相關圖書教材,提供管教人員研讀,以充實品格教育專業知識,提升製作教案之能力。
  • 於本監網站設置品格教育網頁,將品格教育推動歷程、成果,製作數位資料檔,以供管教人員學習參考並進而經驗傳承。
  • 定期召開會議以瞭解品格教育實施品質與歷程,每季進行品格教育的自我檢核,作為修正推動策略與方式。
策略要點 實施方式
強化品格教育融入一監所一(數)特色-展才情、作好子,有品甲敢大聲。
  1. 依本監性質及收容對象,結合地方產業特色,發展多元化特色項目,並將品格教育融入監所特色中,彰顯品格教育的重要性。
  2. 以品格教育為主軸,勇於創新特色項目,使收容人藉由實踐後反思,增進其品德的知能與行動力。
營造品德環境,力行環保節能-品德加環保,明天會更好。
  1. 參考12個核心價值:自律、羞恥、尊重、誠信、仁慈、助人、廉潔、公德、 感恩、責任、公平、守法,各教區每月依序訂定品格教育中心德目,作為管教人員與收容人於日常生活中實踐品格行為之準則。
  2. 舉辦品格教育創意海報設計比賽,並張貼於各場舍醒目之處,以鼓勵良好品德。
  3. 響應反霸凌運動,禁止不當管教措施,建構安全服刑環境,達到收容人零欺弱違規事件。
  4. 積極輔導收容人戒菸,辦理戒菸班與戒菸教育宣導,使其遠離不良嗜好,建立自律德行。
  5. 灌輸收容人環保意識,藉垃圾分類,以達成資源之回收再利用,培養其惜物、愛物、節儉的美德。
  6. 加強推行敦親睦鄰、為民服務工作,配合「矯正機關社區聯合服務隊實施方案」,進行鄰里社區、公園、道路溝渠之清潔及環保工作,使收容人體認助人與服務美德。
  7. 美化機關環境與景觀,教育收容人學習尊重環境,並推行節能減碳的積極作為。
強化家庭支持教育,促進家庭和諧-留一盞燈給你的家人。
  1. 安排收容人親屬參訪活動,施以親職教育,協助收容人與家人溝通,增進親職知能。
  2. 於母親節、父親節、年節前夕辦理面對面懇親會,由收容人獻上自製的感恩小卡片或小工藝品,或藉由書信溝通,表達對家人的情感,學習感恩美德,觸動改悔向善的心弦。
  3. 辦理讀書會,帶領收容人導讀弟子規、靜思語或影片欣賞,並進行團體討論、對話與省思,重塑家庭倫理。
實踐心靈環保心六倫-心淨自然良。
  1. 藉由法鼓山推動「家庭、生活、監獄、自然、職場、族群」心六倫運動,教導收容人瞭解「心六倫」義理,透過心靈環保核心價值,使倫理生活化、生活倫理化。
  2. 運用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所推薦之「心六倫」6套課程教材,推廣於各工場。
整合多元品格教育課程-全方位學習,打造全新的你。
  1. 將品格教育融入法治教育、人權教育、宗教教育、性別平等、犯罪被害宣導、消費者保護、性侵害防治、毒品危害防制、菸害防制等課程,並利用集體教誨、類別教誨或隨機教誨,以生動、活潑的案例教學方式,教導收容人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  2. 運用影片賞析、繪本輔導、價值澄清法、角色扮演、故事導讀、寫作、演講、閱讀、辯論、法律常識會考、有獎徵答、體驗活動等多元教學方法,透過活潑生動課程,誘發收容人道德敏感度與同情心,並發展其認同感與責任心。
推動人文藝術活動,開啟矯正機關文化創意-藝元復始,萬象更新。
  1. 期規劃辦理品格教育文康競賽活動,如歌唱、繪畫、舞蹈、徵文、書法、話劇、花燈等各項創意比賽,藉由收容人良性競爭,以激勵自我肯定,提升道德素養。
  2. 透過藝術之潛移默化,淨化收容人心靈,鼓勵收容人藝文創作,並舉辦巡迴技訓藝文聯展或矯正文化藝術列車表演,建立收容人自信和自尊心,從而再創新生。
強化技藝訓練導入品格教育-自己栽一欉,卡贏看別人。
  1. 開辦最具社會實益之技能訓練課程,教導收容人透過「做中學」實作經驗,培養勤奮負責之工作態度及敬業樂群之職業道德,提升專業技能。
  2. 推動收容人日間外出技能訓練,除增進收容人技訓的實質效益,培養其自律自治精神外,並提升其未來出獄後的就業謀職機會及復歸社會的可能性。
  3. 利用機關庭園花圃、農塘或圍牆栽種花卉植物,指導收容人製作押花或植物藍染之工藝創作,除透過五官與自然接觸體驗,培育良好情操品格外,並安定其心情,增進與管教人員信賴關係。
  4. 善用食品烘焙技能訓練製作之實習成品(如麵包),以推廣方式分送偏遠國小學童或弱勢團體,以發揮仁慈美德。
品格教育具體落實於矯正規章與集會活動-做人照步來,甲有好將來。
  1. 建立收容人良好行為規範,於矯正法規明定應遵守事項與獎懲標準,違反規定者,須使其充分表達意見,並告知申訴救濟相關規定,實踐民主法治精神。
  2. 運用生活工作檢討會議或膳食會議等自治性集會,宣導品格核心價值及行為準則,表揚收容人良好的行為事蹟。
  3. 舉行假釋出獄人宣誓儀式,牢記「脫胎換骨,浴火重生」的勉勵,循規蹈矩,保持善良品格,做一個守法的好國民。
運用社會資源,推廣品格教育活動-給他機會,攜手共創祥和社會。
  1. 結合民間公益團體,協助品格教學活動設計與宣導。
  2. 透過各類型宗教團體(活動),闡明宗教勸人為善之教義,教導收容人以敬天畏神的態度,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。
  3. 引進社會公益團體入監辦理藝文活動,以生動活潑的表演方式,教導收容人從過程中去感受,激起在情感上的共鳴,引發其善念及實踐善行的動機。

五、預期效果

  1. 型塑品格教育的學習環境,綜合藝文活動、技能教育訓練之薰陶,深化收容人品格教育的理念及內涵,以提升收容人正確的理性思考及明辨是非觀念的健全人格。
  2. 藉由品格教育的推動,凝聚矯正機關管教人員對品格教育的認同與共識,激勵士氣。
  3. 結合生命教育,發展身、心、靈平衡之全人教育,使收容人能懂得欣賞自己、尊重他人、關懷社會,進而減少再犯。
回頁首